close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村民抱怨隨禮 play小夥月入4000隨禮2500 play結婚隨禮市場調查 play村書記辦酒通知全村 向前 向後

  本報沈陽5月18日電 (記者何勇)一個村民小組60戶,3月份有42戶以各種名義置辦瞭酒席,另18戶正在籌備,這是遼寧省中部某縣紀委調研發現的;一個山區農民傢庭年收入僅2萬元,2013年人情隨禮9600元,這是記者采訪遇到的。

  大操大辦、人情隨禮風引起遼寧省委的高度重視。為瞭正黨風、帶民風、樹新風,5月12日,遼寧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在全省開展人情隨禮陋習專項整治工作,尤其要註重解決農村隨禮風泛濫問題;特別規定黨員幹部操辦婚嫁事宜要實行“雙報告”,事前事後都要報單位領導批準。

  黨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和反腐治奢、廉潔自律有關規定精神後,遼寧著力解決人情隨禮陋習,規范黨政機關黨員幹部行為,取得瞭一定成效。但仍有少數地方和單位婚喪喜慶逢事必辦,生日、升遷、升學、生子、喬遷、生病、開工、開業等名目繁多;有的宴請化整為零,分期分批次、多地點舉辦,有的紅白喜事不請客但收禮,人情消費愈演愈烈,互相攀比之風盛行,搞得人人疲憊、苦不堪言,既敗壞瞭社會風氣,又影響瞭黨員幹部形象。

  記者瞭解到,尤其是在農村,農民深受大操大辦之苦卻不得不參與。前不久,記者在遼寧沿海某縣采訪瞭農民翟國玲,聽他傾訴農村人情消費、大操大辦的危害。他傢裡有三個賬本,一個是普通日記本,記載著近5年來傢裡的隨禮情況,內容包括隨禮事件、對象、緣由和金額。另兩本是“禮用賬簿”,上面分別記載著2012年老母親辦80大壽、2013年老父親去世的收禮情況。“5年下來平均每年隨禮金額約為9000元,隨禮份數約為60份。”翟國玲算瞭筆賬。

  隨出去的錢多,為保證不虧本,農村群眾隻好利用一切機會辦酒席:父母大壽、新生兒滿月、孩子上學、參軍、蓋房子、買房子、訂婚、結婚……甚至孩子留辮子(農村一種風俗)都要大擺酒席,理由五花八門。愈演愈烈的人情消費,讓農民不堪重負。記者采訪中,許多人呼籲趕快治治農村的這股不正之風。

  遼寧此次整治明確規定:尊重傳統習俗,可以從簡操辦婚喪事宜,但應控制宴請規模,不準借機斂財;抵制不良風氣,禁止操辦和參與職務升遷、子女升學、添子添孫、喬遷新居、生病住院、開工開業等宴請活動;嚴守廉政準則,嚴禁利用婚喪喜慶事宜斂取財物;嚴禁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中使用公車或用公款、公物送禮。

  遼寧規定,黨員、幹部辦理婚嫁喪葬事宜要實行“雙報告”:10個工作日前,當事人要將有關情況報本單位主管領導審批;事後10個工作日內,當事人要向本單位主管領導報告有關事宜。並按照幹部管理權限,事前或事後報紀檢監察部門備查。

  針對農村隨禮風泛濫問題,遼寧要求通過健全完善村規民約,黨員、幹部簽訂帶頭抵制陳規陋習承諾書,向群眾發倡議書等方式,引導和幫助農村群眾走出人情隨禮“怪圈”,樹立文明新風。

  “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在長、常二字上下功夫,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對管轄范圍內問題突出的,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規定,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遼寧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ugeyahu 的頭像
    gugeyahu

    gugeyahu的部落格

    gugeya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