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顯示:男子用石頭砸男孩。 網傳視頻顯示:3名赤膊男子使用腳踹倒地男孩。 網傳視頻截圖。 昨天記者見到小高時,他的臉上還有著明顯的傷痕 攝/記者劉汨
網傳男子圍毆少年視頻事發朝陽奶西村
被打者稱事因被疑告密 拍攝者正配合警方調查
拍者父親:他當時應制止
膝頂、腳踢、拿石塊砸、往對方身上撒尿。近日,這樣一段"實拍3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的視頻出現在網上,立刻引來眾多觀看者的憤怒。
昨天,《法制晚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事發地為朝陽區崔各莊鄉奶西村。被打者小高稱,因自己曾目擊對方毆打別人,被懷疑告密,才遭此"毒手"。
截至記者發稿時,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視頻拍攝者小常(化名)昨天前往派出所配合警方調查,至今還未回傢。
視頻三男子打昏男孩向其身上撒尿
視頻時長約9分鐘。一開始,一名男孩就被三名赤膊男子圍在當中,被持續毆打,視頻中除瞭傳出男孩痛苦的呻吟聲外,還有幾名打人者的嬉笑聲。
"是不是你帶的?"赤膊男子一邊以腳踢、膝蓋頂等方式毆打男孩,一邊發問。"真不是我。"男孩否認,但毆打並沒有停止。
視頻開始兩分鐘後,男孩被不斷打倒在地。此後毆打再次"升級",一名赤膊男子開始用樹枝抽打男孩,後者疼得滿地打滾。
第7分鐘時,又有一名赤膊男子舉起石塊,沖著男孩砸瞭過去,被打男孩已呈現昏厥狀態。"給他撂這,咱們走瞭。"幾名打人者這才罷手。
然而,更令人憤怒的一幕隨即出現:在視頻即將結束時,至少有一名打人者向已昏厥的男孩身上撒尿。
這段視頻在網上被高度關註,引來眾多的憤怒聲討。有網友稱,事發地為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奶西村。
昨天上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辦公室官方微博也轉發瞭該微博。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官方微博回應此事稱:"應當嚴懲,已部署調查,請知情者提供線索"。
昨天下午,"平安北京"也發聲稱,朝陽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
探訪 男孩身上有傷痕稱被疑告密才挨打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崔各莊鄉奶西村,村裡已有不少人聽說男孩被打一事,甚至看過瞭網上的視頻。多位村民辨認出事發地就在村子西北角的一片空地上。
空地南端,景物幾乎和視頻中別無二致。地上也還散落著不少砸向男孩的那種石塊。更多在附近玩耍的孩童表示,曾見過視頻中被打的男孩和多名打人者。
幾名孩子認出視頻中被打的男孩正是村中某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小高(化名)。而其中一名孩子告訴記者,周五時曾見到小高臉上有明顯的傷痕。"像是被人撓瞭。"
在眾人的幫助下,記者在距離事發地不遠處見到瞭小高。小高是河南人,在村中小學上六年級。此時,他的臉、頸及後背還留有明顯的傷痕。據小高說,參與打人者中,他可以叫出其中兩人的名字。年齡都在十五六歲左右,並已不再念書。
FW:打人的事發生在哪天?
小高:就在周五(5月23日)下午,放學以後。
FW:你認識打你的人嗎?為什麼打你?
小高:(和他們)說過話。前不久他們打別人,我在旁邊看見瞭。後來警察把他們叫走瞭,他們懷疑是我告的密。
FW:視頻裡你被他們打暈瞭。
小高:嗯,(他們)在村裡一個路口遇見(我),就把我帶走瞭。帶到地方,沒說幾秒鐘就開始打我,打瞭差不多有八九分鐘。我確實暈瞭,後來他們可能怕我出事吧,好像往我臉上灌礦泉水來著。
FW:這件事告訴你父母瞭嗎?
小高:沒有,就讓我哥帶著看瞭下。要讓我爸媽知道,他們又該打我瞭。
FW:你知道打你的視頻被傳到網上瞭嗎?
小高:不知道,他們打我,我就已經很生氣瞭。要是這樣,我就更生他們氣瞭。
鄰居稱拍攝者被警方帶走調查
從視頻中不難看出,拍攝者與幾名打人者非常熟悉,拍攝過程中還不斷發出嬉笑。拍攝者一度將鏡頭對準瞭自己。這一舉動也讓他成瞭打人事件中最先被網友發現的參與者。村民們稱,拍攝者是小常。
事發後有網友發出一張據稱是拍攝者小常QQ簽名的截圖,他的簽名改成瞭"明天去自首"。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小常傢時,鄰居稱,小常剛剛被警方帶走。
"他到底幹什麼瞭?"尚不知情的小常的奶奶操著山東口音問。小常一傢,租住在奶西村南面兩間低矮的平房裡。
據老人介紹,小常的父母分別做著司機和保潔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而管教孩子的重任,也就落在瞭老人身上。"要是不聽話,我也打他。"老人說。"才15歲,就不想上學瞭。"老人告訴記者,小常因為年齡不到,還沒辦身份證,很難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
房間內,幾乎所有陳設都顯得破舊,除瞭那臺有些紮眼的電腦。說起孫子玩的那些"跳來跳去、打來打去"的遊戲,小常的奶奶隻是不住地嘆氣。
除瞭玩電腦,老人很難說出孫子還有什麼別的愛好,也不知道他常和什麼人在一起,更不知道他經歷瞭打人事件。但老人說,就在昨天上午,因為需要"勸架",小常又被一個電話叫瞭出去。
拍攝者父親 兒子當時應該制止 配合調查至今未歸
今天上午,記者瞭解到,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記者今天上午見到瞭小常父母。據小常父親講,昨天兒子前往派出所配合調查,現在還沒有回傢。
“太惡劣瞭。”小常父親這樣形容看到視頻後的感覺,在他看來,雖然小常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動手,隻是拍攝者,但這種事情發生時,他應該加以制止。
據小常父親透露,拍攝這段視頻的手機並非兒子所有,而最終視頻流出並上傳到網上也與小常無關,“兒子曾說過並不認識視頻中被打的男孩”。但他說,小常確實和打人的幾個人是朋友,其中一人還曾來傢中找過兒子。
視頻中能聽到小常說“答應過爸爸不再打人瞭”的聲音,小常父親證實,兒子在學校經常“淘氣”,所以目前已經輟學在傢,“我跟他說過,絕對不能在外面惹事兒,跟那些社會上的人混在一起。”
小常父親稱,事發後,小常的個人信息被公佈在網上,他非常緊張,所以主動去派出所說明情況。“這次的教訓對他已經夠大瞭,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希望在他認錯之後大傢能給他一個成長的空間。”
關註關於打人孩子們已經習慣
2000年後,隨著房地產開發速度的加快,北五環附近來廣營鄉拆遷,大量外地人搬到瞭清河營、雷傢橋、奶子房等村,這些地方都出現瞭嚴重的外地人口多於本地人口的現象。打人事件中涉及的幾人,也多是來自打工者傢庭。
在這個周日的下午,正值學校放假,村裡的每個角落都有孩子們的身影。事發地所處的荒地雖然不遠處就是垃圾山,但這裡卻是孩子們的“樂土”。
看著記者提供的視頻截圖,他們的反應多少有些麻木和平淡,孩子們更關心的多是“他打瞭別人還是被別人打瞭”。
“歲數大的肯定要欺負歲數小的。”雖然多數孩子都認為“打人”不對,但已習慣瞭這種現象的存在。在村民們眼中,村裡孩子成群結夥出沒於網吧的情景比比皆是,孩子之間產生糾紛甚至沖突不足為奇。
缺少交流出事兒不敢告訴傢長
不止是小高和小常的傢人在這個周末忙於加班,村子裡的傢長忙於生計,與子女間的交流普遍缺乏。“作業寫完瞭嗎?”這是傢長回傢後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隻要孩子回答“寫完瞭”,一般就很少再過問其他方面。
就像小高事後因為怕被教訓,沒有將被打的事情告訴父母一樣。采訪中,多數小高的同齡人傾向於“閉口不談”的做法。當有一個孩子表示,如果被打,會讓母親去找老師時,立刻招來的同伴的反駁:“老師要是不管呢?下次會被打得更慘。”
文/記者劉汨董振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