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鄺蔚丹 廣州市財政局昨日貼出一份民意征集公告,將32份由市財政局牽頭實施的規章、行政性規范文件目錄貼出,叫大傢“一起來找茬”,揪出歧視、排斥外地企業等不合理的規定。
該公告稱,市財政局依據相關規定,於2014年5月15日至25日在市財政局網站進行為期10天的公示,征求社會公眾的意見。若32份文件中存在:歧視外地企業、實行地方保護的財政補貼政策和各類優惠政策;在招標活動中限制、排斥外地企業參與的規定等情形的,可向市財政局反映。
主動找人來“挑刺”,在廣州市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胥東明看來,這和廣州發展的大背景息息相關。廣東省一季度的G D P增速低於全國水平。廣州作為廣東省G D P貢獻的重點大戶,勢必要進行新一輪產業升級。
他表示,廣州新科技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礎並不好,如今需要大力發展,就要引進外地企業。“這時候要發展,管你是外地企業還是本地企業呢。”
而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長丁力則認為,制定政策有兩種公平,一種公平是所謂的“桌面上”的,還有一種是骨子裡面的。“我估計廣州和全國一樣吧,這種本地企業和外地企業……的差距還是存在的。”政府對企業的態度和稅收直接掛鉤,“如果你在這裡辦企業把稅收都留在這裡,那當然對你跟本地企業一樣。如果不是,那肯定不會一視同仁。”
而在受訪的四傢外地企業中,三傢企業表示廣州相比其他城市,已算是“比較公平”,一傢企業稱“還是有差別對待”。
社會公眾可通過郵寄、電子郵件、傳真或電話的方式向市財政局反映意見和建議(地址:廣州市華利路61號市財政局法規稅政處,郵編510623;聯系人:劉文娟;電子郵箱:fgszcgz@126 .com;傳真:38923334;聯系電話:38923330)。
(原標題:財政局曬文件 請找“歧視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