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提出學生終生學籍號制度。
學生“一生一籍 籍隨人走”
新快報記者 黃婷 彭程 通訊員 穗教宣
廣州出臺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新辦法——
沒有學籍,想轉學?未必行得通! 昨日,廣州市教育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規定今後須按照“一生一籍,籍隨人走”規范管理學籍。為此,市教育局還總結學籍管理“負面清單”,以此規范擇校轉學、中學掛讀、學校班額超編等違規情況。
每年6月20日前
地段小學要完成學籍數據
“廣州從2004年開始實行電子學籍管理。”昨日,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介紹,教育部於去年9月發佈規范學籍管理要求,提出學生終生學籍號制度,廣州由此在現行學籍管理基礎上做規范,出臺新的管理辦法,其核心為:一生一籍,籍隨人走。
江東透露,“一生一籍”首先要規范學籍的建立,未來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學生學籍都應在該學段起始年級建立,“學生到非錄取學校就讀,不能建立學籍將追究收生學校責任”。根據要求,地段小學每年須在6月20日完成學籍數據整理,並在春季學期結束後一周內報區教育局完成學籍建立工作,今年的工作時間為7月19日,其他小學學籍建立工作須在每年9月15日前完成。
為何強調“起始年級”建立學籍?江東稱,此舉主要為掌握學生的學籍異動情況,比如未來廣州將實行異地中考,要求考生須廣州連續三年的初中學籍,“如果學生從初二或初三轉過來,是不符合要求的”。
列工作負面清單
通過轉學獲學籍將行不通
為瞭規范學籍管理,昨日,市教育局還專門歸納“學籍工作負面清單”,羅列十大規范行為。其中,明確提出中小學校不得招收無學籍學生就讀,學校不得擅自調整招生計劃和辦學規模招收學生建立學籍。
往年有中學生沒有達到廣州高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就先到省內其他地方的學校找個高中來讀,獲取當地學籍,然後通過轉學的“曲線”辦法獲得廣州高中學籍,未來這樣的空子將沒得鉆。
根據《通知》要求,普通高中階段學生轉學,在廣州參加中考但達不到當年廣州市中考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廣州市戶籍學生,原則上不得再通過轉學方式進入廣州市普通高中學校就讀;在廣州參加中考達到當年中考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但未被統一錄取的廣州市戶籍學生,如從市外轉入廣州,需根據其參加廣州中考的成績轉入到相應或以下批次普通高中學校。
每周四上午
教育局受理學籍異動申請
規范學籍管理後,學生因轉學等造成學籍變動,如何處理?
根據“籍隨人走”原則,在原學校沒有建立學籍的不得轉學,學校也不得接收未建立學籍學生。
昨日,市教育局還強調,學生從外市轉入廣州,除瞭轉出學校加蓋公章外,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也需在學生轉學申請表上蓋章,否則不予受理;廣州市內學生學籍異動後,同樣需要備案登記。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市教育局將不直接接受學生或傢長的學籍異動申請,需教育局送審的異動情況一律由區或市屬中學統一送審,教育局統一辦理學籍異動時間為每周四上午9:00-12:00。
個案解讀
外來人員子女上學兩年仍無學籍
張先生來自湖南邵陽,女兒小雅(化名),目前在白雲區文峰小學(民辦)上二年級,但孩子的學籍一直沒有辦下來。
據張先生透露,孩子幼兒園也在文峰小學讀,後又在學校升小學,但當時小雅沒滿6歲,張先生稱,由於並不清楚這些規定,且學校也未提出異議,孩子提前一年讀小學。
無意中得知學籍的重要性後,張先生開始與學校溝通,“資料都收齊瞭(戶口本、出生證),還是辦不瞭,學校說孩子年紀不夠”。最終學校給出一個解決措施,“讓小雅從一年級開始讀,這樣才能辦理學籍”。
“孩子的學費生活費每個學期最少3000元,從一年級開始讀,我們就需要多出二三萬元,而且孩子年紀也大瞭。”對於學校的處理辦法,張先生很費解。
●解決
市教育局:去年9月前入學可補辦學籍
昨日,教育局基教處負責人回應稱,這些都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對歷史遺留問題,隻要傢長把資料補齊瞭,我們還是可以給學生補辦學籍,但對於因黑戶(超生、沒有戶口)或資料不完整的情況,這個很難辦到。”
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表示,規定瞭“一生一籍”之後,學校如果要增收學生而不為其辦理學籍,屬於違規,傢長可以向所在區教育局反映。
●其他情況
掛讀 未來將逐步規范
以往在中考錄取中,常有此類情況發生:有的學生沒錄到心儀的學校(A校),而是錄到其他學校(B校),由於不滿錄取結果,傢長通過關系轉移到A校就讀,並保留B校學籍。這類現象統稱“掛讀”。
對此,廣州市教育局基教處有關負責人稱,掛讀現象一直都是禁止的,按照新的學籍管理要求,籍隨人走,因此,未來也將規范“掛讀”行為。
擇校 要按照轉學處理
每年小學報名,都有部分小學生選擇外區就讀,對於這樣的情況,最常見的處理辦法是,傢長到地段小學開“放行條”後,就可以到外區的小學建立學籍。
江東稱,根據新的學籍管理辦法,這種情況將被禁止,符合條件的地段生必須在所屬地段小學建立學籍,若不在地段小學就讀,則要按照轉學處理,將學籍從地段小學轉向就讀小學,不可以越過地段直接在外區小學建立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