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4領導5年招8親戚 向前 向後
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廢舊機動車輛拆解中心是一傢規模不大的國企。近日,該公司2名職工舉報稱,公司6名領導中的4人,竟在2009年以來先後招聘瞭8名親屬。被舉報的2名領導回應,8名員工與4名領導之間的親屬關系屬實,但其中1人是組織調動,另7人都是臨時工,屬於正常招聘。該公司的上級公司惠州市物資總公司胡姓紀委書記昨日表示,8名親屬中,1人確實是組織調動,另7人是臨時工,企業應該有自主權,相關招聘符合公司法規定。
舉報:小型國企一半成員是親戚
“24名在冊‘職工’,竟然有一半是親戚”。近日,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兩名職工錢永豐、陸明勝向南都記者爆料,他們公司的下屬國企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廢舊機動車輛拆解中心(下稱拆解中心)2014年經營方案出爐。該方案顯示,4名領導的8名親屬被列入公司的24名“職工大名單”。
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昨日向南都記者證實爆料者提供的2014年經營方案內容屬實。
兩名職工稱,該方案中,拆解中心公司6名領導班子成員有4人安排親屬進入企業工作。其中黨委書記、董事長文輝安排瞭4人,分別是兒子文錦藝(購銷部)、兒媳鐘慧(安全部)、妹妹文麗華(財務部)、親屬江景華(購銷部);總經理餘建新安排瞭2人,1人是侄子餘志聰(購銷部)、另1人是表哥邱建輝(購銷部);董事譚炳雄安排瞭1人,其兒子譚小龍為購銷部工作人員;董事黃振強安排瞭1人,其兒子黃超為購銷部工作人員。
兩名職工稱,今年4月,公司舉行2014年員工大會,會上,公司董事長文輝宣佈包括上述人員安排在內的經營方案。文輝稱,文麗華是經過“組織決定”從別的公司調來。
兩名職工介紹,公司領導如此明目張膽地集體安排親戚進入公司,多數職工敢怒不敢言。3名領導安排親生兒子進公司分別是在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10月份。文輝的兒子被安排進公司是2013年10月。
幕後:曾申請查賬輸瞭官司
兩名職工稱,他們2013年向惠州市檢察院舉報瞭上述內容,但僅是“副產品”,主項是舉報公司領導文輝等4人涉嫌貪污國有資產等。
二人稱,他們向惠州市檢察院提供的舉報材料中還有,公司的拆解中心建設耗資200萬元,但沒有公開招投標;公司違規辦理消防驗收程序;公司領導在回收大型公共汽車過程中吃回扣等。
2名職工為何舉報?他們稱此前曾以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拆解中心股東身份向法院申請查看公司賬目,盡管一審在惠城法院勝訴,但此後在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敗訴。
2012年11月,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該拆解中心並非按照《公司法》設立的公司,錢、陸二人也非《公司法》上規定的股東,該2名股東查賬沒有法律依據。
走訪:3名年輕人正常上班
昨日上午10時許,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董事、副經理黃振強的辦公室內,一名年輕人拿著報表過來咨詢。
黃振強、譚炳雄、張小明都在這間辦公室內,3人介紹,來者是譚炳雄的兒子譚小龍。“說他們沒做事,這是在做啥?”張小明表示,舉報人不尊重事實。
12時許,南都記者看到總經理餘建新的侄子餘志聰來到辦公室,此後他前往拆解工地拆卸一副車牌。旁邊的黃振強介紹“阿聰做事很辛苦,拆車牌,一些拓印工作還要鉆到車底下去”。
2名職工介紹,文輝的兒子、兒媳昨日應該還處於休假階段。南都記者看到,文輝的辦公室大門緊閉,其兒子、兒媳均未出現。
黃振強還在多間辦公室內展示一疊疊的報廢手續資料。他介紹說:招聘進來的年輕人,他們處理的汽車報廢工作,程序繁瑣,有拍照、登記等等。特別是在電腦錄入方面,年紀較大的員工都屬於“電腦盲”,現在的報廢車輛多瞭,辦公方式必須升級,“更需要他們懂電腦的才能操作”。黃振強直言,“沒有這些‘臨時工’,並且不招新人的話,公司會癱瘓瞭。”張小明和譚炳雄對此表示認同。
進展:檢察院已帶走董事長調查
多個可靠信息源向南都記者證實,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法人代表、其下屬的拆解中心董事長文輝在5月16日被惠州市檢察院帶走調查。
一名職工描述,5月12日下午,公司分管財務的會計、出納被帶走調查2天。此後16日,文輝等6人領導班子的5人被帶走調查,財務和出納則先後正常出現在公司。
但至5月18日,僅剩文輝一人繼續接受調查,其他拆解中心公司領導均正常出現。有知情者介紹,文輝已被羈押在惠州市看守所。
實名舉報的2名職工錢永豐、陸明勝向南都記者介紹,惠州市檢察院已向他們明確告知,文輝一案已經立案調查。
昨日下午,南都記者前往惠州市檢察院,該檢察院辦公室張姓工作人員拒絕南都記者進入辦公區當面交流,其通過保安傳達室電話稱,此案辦案人員不在,案件尚在偵辦中,不便透露案情。
回應
拆解中心:7人是臨時工1人是調動
昨日,拆解中心董事黃振強、譚炳雄、張小明等3人在辦公室內向南都記者證實,他們4名班子成員與8名員工之間的親屬關系屬實。他們強調,1人(文麗華)是正常的組織調動,另7人則是經過公司領導班子集體討論。
譚炳雄介紹,自己的兒子進來,是擔心兒子在外面學壞,兒子此前幾年畢業都沒有工作。“起碼就近點,他每天上班下班幹嘛,都在我們眼前”。
譚炳雄同時也對文輝的兒子錄用過程表態,“他也是一樣,兒子在外面,不如在自己面前”。
黃振強和譚炳雄均稱,招聘子女進入企業,這在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這傢國企並非領導人獨有,他舉例瞭至少2名普通員工,也有親屬被以臨時工招聘進來。
譚炳雄指稱,舉報人之一錢永豐,此前也是被招聘進來的,那時候一進來就是職工。他稱,臨時工的待遇剛開始隻有職工的6成,現在也隻是7成。
黃振強等人介紹,其他親屬要麼是做司機,要麼做普通業務員,這些崗位都是“幹活的”,不會清閑。3名公司領導的兒子的工作都與計算機相關,這些活年齡大的人做不瞭。黃振強介紹,公司的臨時工也並非僅有親屬8人,另外4名保安、8名切割工人均屬臨時工。但南都記者確認,4名保安及8名切割工人未出現在2014經營方案名單內。
上級公司:符合公司法規定
昨日,惠州市國資委人事科葉姓科長介紹,惠州市金屬回收公司及其下屬的拆解中心如果錄用正式職工,國資委會進行審核,但目前為止,該公司應該沒有大批量地錄用正式職工。該科長介紹,招聘臨時工應該不用向國資委一級報備,招聘的臨時工是否回避直系親屬,應該沒有這麼具體的規定。
拆解中心上級公司惠州市物資總公司胡姓紀委書記也給出類似說法。他表示,拆解中心招聘臨時工符合公司法規定,不用向上級公司申請審核。
胡姓書記還對該公司職工實名舉報上級提出自己看法,“單位做錯事,個人來承擔?困難企業有些不正規,也是可以理解”。
他證實,8名親屬之一的文麗華是正常調動,這個我們有據可查。
對話
公司領導:“他們很爭氣的”
“他們很爭氣的,為瞭避嫌都是很積極幹活的”。昨日,受訪的3名公司領導之一譚炳雄如是向南都記者描述親屬的工作狀態。
南都:這麼多領導的小孩進入公司,會不會不正常?
譚炳雄:照顧單位子女是本身(原話)的,他(舉報人)的子女要來也沒問題的。
黃振強:我們在會上也說過,是職工子弟,需要的,能夠做事的又沒找到事做的,同樣可以,沒什麼的。
黃振強:沒有他們,招不到新的年輕人的話,公司就會癱瘓。
南都記者:這些年輕人有沒可能轉正式職工?
譚炳雄:一是沒犯錯誤,二是你做得好,也有可能。
南都記者:招聘錄用時,有沒有考慮避嫌?
黃振強:這個沒有什麼考慮的,就是做工。
張小明:他們也知道他們是臨時工,也知道是我們的小孩,他們很爭氣的,為瞭避嫌都是很積極幹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