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黃先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瞭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廣東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繼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這是黨中央對廣東改革發展寄予的深切厚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紀檢監察機關如何更好履職、提供有力保障提出瞭新的歷史課題。廣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自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下思考、謀劃和推進工作,把全面履行職能和聚焦中心任務結合起來,把加強監督檢查和嚴肅執紀問責結合起來,把堅決懲治腐敗和營造改革環境結合起來,把抓好自身改革和強化同步預防結合起來,切實做到敢於擔當,承擔好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沉甸甸責任。
一、嚴明黨的紀律,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
方向決定成敗。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就是總引領、總方向。要嚴明政治紀律,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改弦易轍,改什麼、怎麼改都要有明確的底線,所有改革都要圍繞總目標來推進。廣東處在改革開放第一線,也是向境外傳媒開放的試驗區,社情輿情復雜,政治紀律這根弦必須繃得更緊,決不允許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決不允許為迎合某些人的“喝彩”和“掌聲”而放棄原則。
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我們黨推進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獨特優勢,一個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組織是不能幹事、也幹不成事的。要堅決克服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問題,確保各地各部門始終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央確定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和時間表、路線圖推進改革,做到密切配合,協調推進,防止各自為政,維護政令暢通;督促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在涉及改革重大問題、重要改革措施或擬開展的重要改革試點時,按規定履行請示、報告和備案程序,堅持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嚴格要求黨員幹部正確對待改革中的利益調整,始終顧全大局,自覺克服部門和個人利益的掣肘,切實解決好因循守舊、不思改革,怕負責任、不敢改革,不顧大局、不願改革,應付差事、不真改革,能力不足、不會改革等問題。決不允許為抱守狹隘利益而拖延改革,決不允許合意的就改革,不合意的就不改革。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保證改革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執行有力、作風過硬,才能把改革藍圖變為美好現實。要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強化執紀問責。督促各部門認真制定改革項目工作方案,並逐級分解任務,明確進度安排,形成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建立深化改革的定期評估機制、重大改革的社會穩定評估機制,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確保改革蹄疾步穩;把中央賦予廣東的改革試點任務和省委確定的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實作為當前監督的重點,著力推動落實,確保全面深化改革開好局、起好步。把發現問題作為監督檢查的著力點,善於運用約談、督辦等方式對改革責任部門開展監督,註重到問題集中、矛盾較多的單位瞭解情況。把監督檢查、督促整改和執紀問責結合起來,對發現的一般性問題及時提出監察建議和其他整改意見,實行臺賬式管理、銷號式督辦,一抓到底;嚴格落實行政問責和責任追究措施,嚴肅查處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推動黨員幹部對各項改革任務抓實、再抓實。
加強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實施辦法精神的監督檢查,確保以優良的作風抓改革。嚴防打著改革的旗號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及變相增加機構編制和人員、以學習考察為名公款旅遊和巧立名目大手大腳花錢等問題,做到發現一宗,堅決查處一宗,決不姑息。深入開展對收送“紅包”、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違規購車用車、“會所腐敗”、違規打高爾夫球、公款“大吃大喝”以及“庸懶散、奢私貪、蠻橫硬”等問題的專項整治,堅持暗訪、查處、追責、曝光“四管齊下”,健全改進作風的常態化機制,努力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三、註重配套銜接,把懲治和預防腐敗的要求貫穿於全面深化改革全過程
改革與反腐敗相輔相成。歷史的經驗表明,改革是個破舊立新、體制轉軌的過程,如果不註意配套銜接,就容易產生體制上的縫隙與漏洞,就容易為一些人提供權力尋租和搞腐敗的機會。我們決不能放任邊改革、邊腐敗的現象發生,決不能走先發展、後治理的路子。要堅持同步預防,推動預防腐敗與各項改革一起部署、一起落實。督促改革各牽頭和參與部門嚴格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把防治腐敗與改革規劃緊密結合,明確防范措施;在推進每一項改革時都做到制度先行、先立後破,不讓破舊立新過程產生體制機制上的縫隙和漏洞。要把防治腐敗的要求體現到改革的配套制度建設之中,著重圍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督促政府工作部門建立權力清單制度,推動廉政風險防控與權力清單制度相銜接,推動制定廣東省預防腐敗條例和行政審批監管條例;圍繞構建公平開放市場規則,制定領導幹部插手公共資源配置的禁止性規定,完善領導幹部親屬經商的限制性規定;圍繞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動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監督和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制度。加快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完善並嚴格落實各項公開制度,讓人民監督權力,讓陽光照進權力行使的每一個角落。
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緊緊抓住廣東當前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官商勾結、“裸官”貪腐、買官賣官和領導幹部違規插手公共資源交易、為特定關系人謀取利益等行為,以懲治腐敗的實際成效提振人民群眾支持改革的信心。對借改革之機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和中飽私囊的行為決不放過,讓每一個幹部都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進一步突出主業、集中主力,在省紀委新增兩個紀檢監察室、一個信息技術保障室的基礎上,市、縣紀檢監察機關辦案人員比例分別要達到60%和70%,成立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指揮協調中心。進一步提高案件線索核查的數量和質量,力爭實名舉報核查率達到100%,年結案率達到90%。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確保改革進程風清氣正。
四、切實解放思想,為改革攻堅營造良好的政治社會環境
改革的復雜度、敏感度、艱巨度高,必然要涉險灘、破瓶頸、啃硬骨頭,對紀檢監察機關進一步解放思想、服務大局提出瞭新的更高要求。要堅持區別對待,樹立支持和保障改革的政策紀律導向。把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與明知故犯區分開來,把尚無明確規定時的探索性試驗與有法不依區分開來,把為推進改革的無意過失與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最大限度地為改革提供政策和紀律空間。充分尊重改革的內在規律,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實事求是地把改革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放到改革的環境下來把握,準確掌握定性量紀的尺度,努力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匯集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把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幹部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抓早抓小,對幹部在改革中出現的問題,要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約談、函詢,加強誡勉談話工作,完善抓早抓小的制度化、程序化規則並認真組織實施,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堅持懲治腐敗是成績、澄清問題也是成績。深入貫徹落實《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對在改革中受到錯告、誤告、誣告的幹部,給予及時核實澄清,旗幟鮮明地支持正當的改革行為,努力營造嚴懲腐敗者、支持創新者、保護改革者的良好政治社會環境。
(原標題:切實履行責任擔當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